由北京市委宣传部、首都文明办、北京市妇联联合主办的寻找“首都最美家庭”活动,日前向社会发布了55户年第二季度榜单家庭。 本季度评选工作立足基层、面向群众,涌现出一大批事迹感人、影响广泛的优秀家庭,涵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守小家卫大家的无私奉献最美家庭,参与国庆70周年活动的爱国爱家最美家庭,实践垃圾分类、创建美丽庭院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,携手奔小康的勤劳致富最美家庭,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最美家庭,助力受援地区发展的援建干部家庭,以及科学教子、传承文化和国际家庭等各类家庭典型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内涵,为广大首都家庭树立了榜样。让我们追寻这些家庭,讲述他们的故事。 最美我的家 第三十三期讲述两户来自 北京卫戍区和社会组织的 年第二季度 “首都最美家庭” 军警家庭并肩抗疫 疫情防控期间,北京卫戍区保障部卫生处处长毕猛夫妻二人履职尽责、积极奉献,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党爱国、为兵为民的责任担当。 (毕猛全家福) 疫情发生后,从事20多年医疗防疫工作的卫生处长毕猛高度警觉,迅即进入战斗状态,连夜制定《加强疫情防控“六个务必”措施》、《全区部队“十个严禁”防控要求》等防控制度,指导部队迅速储备防疫物资、停止探亲休假、实行封闭管理,安排专家深入部队一线指导防控,第一时间织密织牢“堵住源头不输入、一旦输入不扩散”的防控网络,全面争取防控工作主动,所属部队全面实现“零感染”目标。 毕猛的爱人张进也是一名有着12年军龄的转业干部,目前在东城区北新桥派出所工作,疫情发生后,她对丈夫说“家里你放心吧,我和儿子想办法克服困难”。毕猛连续3个多月扎在集中办公点没有回一次家,爱人孩子没有催促一次、没有一句怨言。张进自己作为派出所指挥室一级警长,也承担着巨大工作压力,白班夜班连轴转,一值守就是24小时,第二天双腿、双眼浮肿,仍然咬牙坚持。 毕猛夫妻的父母都在山东生活,毕猛岳父生活不能自理,岳母贴身照顾一刻也不能离开,他们只能经常通过视频电话、寄些生活用品向老人问安。毕猛父亲也是一名退伍军人,每次打电话都嘱咐他“卫生处长责任重大、一定要把疫情防控好”。他们的儿子很懂事,疫情期间自己认真上网课,自己照顾自己。 如今,夫妻二人又回归了正常的工作生活,一家人在平凡、紧张的工作学习中默默支持、互相理解,成就着“小家”的幸福,“大家”的和谐。 援藏教师的教育情怀 黄臣是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一名教师,妻子刘莉是一位全职妈妈,他们的女儿黄靖童是一名初中生。黄臣一家是一个有爱、有情怀的幸福之家。他们一家积极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,丈夫在前线支援边疆教育事业,妻子在后方照顾家人、教育孩子。 (黄臣全家福) 至年,黄臣主动报名参加了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支教援藏的教育活动。在援藏的两年时间中,他积极发动爱心人士,资助拉萨林周县帕亚村小学,受到当地藏民的好评。 (黄臣援藏期间为当地儿童发放物资) 年,黄臣被评为优秀援藏干部,年被评为优秀援藏教师。黄臣的努力和成绩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。在援藏期间,妻子女儿全力支持他的支边工作,妻子让他放心,她来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,让他安心援藏。 援藏结束后,黄臣主动放弃了2个月的休息时间,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,提前回到学校,投入到新的工作中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黄臣将立德树人、以德育人的理念和精神实践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,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教育活动,已经坚持了十五年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黄臣主动申请到社区站岗执勤并坚持至今,为女儿、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。 他是教师,视野却已超越三尺讲台;他是丈夫,却终日奔波在外;他是父亲,却经常陪伴在学生身边。他热爱这份工作,不计名利,不求回报;他痴迷于这份工作,劳碌奔波,兢兢业业。他带领学生去接触更大的课堂,去拓宽知识的边界,寻找学习的乐趣,丰富自我的人生。他的这份教育情怀,得到妻子的理解,也给予女儿精神的力量。 致敬每一个家庭 对你们道声感谢 让我们一起与幸福同行 寻找美、发现美、倡扬美 来源 市妇联家庭儿童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1125.html |